我院上呼吸道感染的中医诊治建议
发布:xxxhyywb浏览:3527次
近期上呼吸道感染增多,发热咳嗽频发。中医治疗外感病有一些优势。简单论述以下近期可能涉及的中医疾病诊治。
中医认为外感是感受外邪侵袭,出现恶寒或恶风、发热、鼻塞、咳嗽、身体酸痛等一系列症状的疾病。根据症状轻重,分入感冒,咳嗽等中医疾病中。
对于外感疾病,中医不分细菌、病毒、支原体感染。中医辨证多属于表证。疾病性质需首分阴阳,既辩清寒热。
1、感冒。已现阶段多风寒型感冒和风热型感冒,暑湿感冒不是现在的节气。
风寒型症状上表现为发热、恶寒或恶风,无汗,头痛,肢体酸痛,鼻塞或鼻痒喷嚏,时流清水鼻涕,咽痒咳嗽,痰稀色白,苔薄白,脉浮紧。
治则:辛温解表
方药:荆防败毒散《摄生众妙方》
中成药:风寒感冒颗粒,感冒清热颗粒,正柴胡饮颗粒等
风热型症状表现为发热,不恶寒或微恶风,汗出不畅,头胀痛,面赤,咳嗽,黄脓痰,咽红痛,鼻塞流黄粘涕。舌红苔薄黄,脉浮数。
治则:辛凉解表
方药:银翘散《温病条辨》
中成药:风热感冒颗粒,桑菊感冒片,黄连上清片,羚翘解毒丸等
2、咳嗽。也分寒热。有风寒、风热,凉燥、温燥。
咳嗽风寒风热与感冒风寒风寒差不多,简单区分咳嗽以咳、痰为主诉,感冒以发热全身症状为主诉,但有时候两者只是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。
燥咳,以干咳无痰为主。区别寒热以感冒风寒风热相参考。
风寒咳嗽则疏风散寒,宣肺止咳。
方药:三拗汤《天平惠民和剂局方》
风热咳嗽则疏风清热,宣肺止咳。
方药:桑菊饮《温病条辨
燥咳则润肺止咳,温燥,桑杏汤《温病条辨》;凉燥杏苏散《温病条辨》。
市面治疗咳嗽的中成药多为清热化痰,润肺止咳的功效,如小儿麻甘颗粒、小儿肺炎咳喘颗粒、肺力咳合剂、痰热清、橘红颗粒、桑菊感冒片(颗粒)、清肺抑火片、桔梗止咳片等等。寒性咳嗽的中成药相对不多,如通宣理肺丸,小青龙合剂。也有以润肺化痰为主的川贝枇杷膏等糖浆制剂。
3、治疗咳嗽,终离不开痰。
痰多的时候,止咳的同时兼顾化痰,甚至单纯祛痰,痰消咳自止。痰寒则温,痰热清之,痰粘化之,痰燥则润。
4、辨证思路不同,用药方剂有别
六经辨证,太阳病,麻黄汤及桂枝汤;阳明病,白虎汤;少阳病,小柴胡汤等等。温病的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;脏腑辨证;八钢辨证等等,会有更多的思路去诊疗疾病来治疗疾病。
中医治疗外感病及咳嗽方药很多,中成药也五花八门,治疗的切入点稍有不同但相对全面。丰富了对疾病的治疗手段。也会对临床诊治提供一些治疗思路。
专家简介
科室简介
新华医院中医内科是我院最早建立的门诊科室之一。中医学已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,为保障人民健康和促进民族繁衍,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。她是建立在大量的实践经验基础上,具有整体观念、恒动观念和辨证思维的医学理论体系。中医采用辨证治疗各种慢性病:高血压、高血脂病、冠心病、肠胃病、肝病、肾病、痛经、月经失调。精调细理,标本兼治。